大马企业如何头顶蓝天, 走出困境,
未来更艰难的经济危机将给您的企业带来什么?
是更大的危机吗?不是! 它带来的是天大的转机!
国际企业黄金教练林谷烨告诉您如何“逆境丛生”!
讲座会回顾:
本次大马巡回讲座会分别于7月25日在新山和7月28日在槟城成功举办。
林谷烨老师讲座会之知识要点下载
二十五种快乐的方法 下载
讲座会笔记 下载
赏荷悟道 下载
黄金团队教练林谷烨老师提供文献
文章一:聰明搞定低EQ老闆!
~~~~~~~
盧昱瑩
每個人都有被老闆破口大罵的經驗,如果你依然對工作懷有高度熱忱,不打算離職,該如何聰明應對,修復彼此關係、也修復內心情緒?
「你是豬啊,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做!」、「寫這什麼報告?公司請你來混吃等死嗎?」「啪」的一聲,結案報告以45度拋物線飛出,不偏不倚地進入垃圾筒中。而面前的上司怒火正熾,眼看祖宗八代都快被他罵盡。
職場中這種習慣以謾罵為溝通方式的「低EQ」上司,並不在少數,這也是一般人工作中最直接的壓力來源。暢銷書《EQ》作者丹尼爾.高曼(Daniel Goleman)提出情緒商數(EI, Emotional Intelligence)概念,指出情緒管理有4個階段:自我察覺(self-awareness)、自我管理(self-management)、社會察覺(social-awareness)到關係管理(relationship management)。鉅微管理顧問公司協理范淑婷指出,主管通常需要做到第3和第4階段,亦即在管理自己情緒之外,也要管理部屬的情緒,「但很多台灣的主管,連自我情緒管理的第1和第2階段都沒有處理好,」范淑婷觀察。
作為主管的,理應對部屬互信互讓,試著接近部屬,不過《上司是麻吉,工作更順利》一書作者本間正人卻認為,上司要處理的事情遠多過部屬,應該由部屬主動,比較容易扭轉彼此的相處。「畢竟我們所要面對的,無非是上司一個人,但改從上司立場來看,部門主管幾乎都有兩人以上的部屬。」「以一對多」的現實令很多主管即使意識到自己脾氣不好,也未必有多餘心力處理。
如果你面對的正是較為情緒化、火氣大的主管,該如何與他共事,化解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?
被罵當下:虛心接受
鉅微負責很多公司的員工協助方案(EAP,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),范淑婷觀察,通常部屬在被老闆罵的當下,不外乎兩種反應。第1種,靜默不語,只是低著頭不說話;第2種,試圖反駁。但這兩種人都會讓老闆更生氣、罵得更兇。
其實「事件」本身都是中性的,是因為人選擇負面反應、負面行為,才使得事件變得負面。范淑婷認為,上班族的EQ要練得比主管高,訓練自己在當下就能轉化心態,不隨主管的心情起舞。「主管通常是對事不對人,只是用詞可能不適當,所以我們不應該以『受害者』的角度自居,而是要當個『問題解決者』。」
鉅微曾經做過績效與壓力來源的交叉分析,發現高績效與中低績效的工作者雖然都有壓力,但是壓力來源不同。前者的壓力來自自我,後者則認為都是主管、環境、工作本身使他感到壓力,「如果一直處在受害者角度,不斷怪罪他人,很難成功,」范淑婷分析。
當你排除了自己的情緒後,就能比較心平氣和地詢問主管:「我怎麼做會比較好?」把對話導向問題該如何解決。
《就是愛被罵》的作者鄭匡宇有很多被罵經驗,他通常在當下會跟主管說:「是,我了解,我會改進。」聽起來似乎姿態很低,其實不然。他進一步指出,因為你並沒有說出「我錯了」、立即同意是自己的錯誤,但又能藉此說法平撫主管情緒。
若把時間拉長,不妨透過一次次的自我修練拉高思考層次。「被罵」在整段職場生涯中,不過是個小事件,可以藉此反芻,以後絕對不這樣對待他人;也可以把這次事件做為未來帶部屬時分享的故事。
當然,有些主管在氣頭上時,的確會口不擇言,讓人因為他的人身攻擊而感到自尊受損,這時候,修復自我最好的方式就是正面以對。
Cheers雜誌 2009/08/02
文章二:老闆教我的一件事
~~~~~~~~~
EMBA雜誌編輯部/文
再成功的CEO,都曾經一度是菜鳥。今日管理雜誌(Management Today)日前訪問了幾位成功的英國CEO,分享他們還是社會新鮮人時,從上司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課。
Autonomy軟體公司的創辦人林區(Mike Lynch)表示,他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聚焦的概念。公司第一任董事長麥克戈(John McMonigall)曾經建議他,列出他覺得應該要做的一百件事情,然後依照重要性把它們排列出來,最後只做第一到第五件事情,其餘的做不做,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。
林區從麥克戈那裡學到的另一個概念,很適合目前的經濟情況,林區稱之為「饑餓的野狼」。饑餓的野狼想要捕捉兔子來吃,但因為找不到兔子,有時候只能先吃蝸牛充饑。若野狼不願吃蝸牛,很可能撐不到可以找到兔子來吃。
林區解釋,不景氣時,很多中小企業沒有意識到,公司可能必須做些調整,才有足夠的收入。就像饑餓的野狼雖然不喜歡吃蝸牛,但是吃蝸牛卻能讓牠活下去。
英國國家衛生事業局的前CEO克里斯(Nigel Crisp),之前曾在一家醫院擔任院長,當時他用心為醫院寫了一份營運企劃書,卻遭到董事長史密斯(Bri an Smith)批評。史密斯說,企劃書所有數字都有了,看起來也很合理,但是完全沒有一點人味。如果克里斯對醫院同仁沒有熱情,要怎麼領導這兩千人?
克里斯體會到,在管理中「人」的重要性。後來他帶領過很多主管,失敗的主管通常都是遇到問題時,會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的人。願意跟員工分享自己成功與問題的人,當主管的成功可能性大多了。
克里斯強調,今天如果有兩個CEO的工作能力一樣好,其中一個可以順利跟別人共事,另一個卻不行,前者很可能可以把事情做好,但是後者卻不行。成與敗,只因為他們對「人」的感覺不同。
Abott Mead Vickers公司的創辦人米德(Peter Mead),年輕時曾經有過一位主管名叫京斯利(David Kingsley),以身作則地教會他要尊敬員工。有一次,京斯利請米德下班之後幫忙送東西到他家,結果京斯利親自穿著牛仔褲應門,並且邀請米德留下來,跟他們一家人一起吃晚餐。
米德相信,員工害怕主管不會讓員工有工作動力,反而是覺得受到主管尊敬時,工作的動力才會更大。他提醒當主管的人,永遠不要讓員工等你,也不要把他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。員工來上班並不是為了服侍主管,而是為了達到公司的目標。
EMBA雜誌 2009/07/29